行业的挑战与儒拉玛特的解决之道
行业的苦
据中汽协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7%。2025年,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300万辆,在汽车销售总量的渗透率将超过35%。由此而带来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自动化设备生产制造商们“快乐并痛苦着”,痛苦在于人力资源不足、无人可招、无法“招来即战,战之即胜”,“准自动化人”的成长之路是靠着数年不断的试错、改错、总结而铺就的,这不仅给企业带来各种浪费,也给自动化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
教育的痛
教育为产业服务,产业发展反哺促进教育。理论上来说,教育应当领先于产业发展,但实际上,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能跟得上产业发展的不太多。从整个行业发展规模看,中国智能制造机械行业发展潜力和市场规模均巨大,对专业的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技能人员的需求量也呈爆发性增长,众多的高职院校均新增智能制造所需的专业。
根据《智能制造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的分析,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匹配度不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不齐全,人才培养定位不够精准
-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
- 职业院校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与企业不一致,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低
- 教学条件保障不足,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生的茫
在工科,曾经有一句名言,“学好自动化,能走全天下”,但随着各行各业的内卷风气愈演愈烈,职场人内卷,教育内卷......,自动化行业也未能幸免 — 行业内卷,工程师内卷。如何快速的系统化的掌握自动化的核心并高效地实践在项目中,如何从一个刚毕业的,只学过理论知识的职场小白快速成长为一为职业“自动化人”,避免被“内卷”,是每一位“自动化人”和“准自动化人”面临的迷茫。
儒拉玛特 (苏州) 的解决之道- 体系化·专业化培训
每年有大批的本科及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但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体系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支撑公司“平台化”战略落地的关键举措之一 — 儒拉玛特(苏州)持续吸纳更多年轻和新鲜血液,并通过体系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培训机制,让他们快速成才,得心应手且快速的进入职业化的工作状态,让“准自动化人”避免被内卷。
2021年,儒拉玛特(苏州)组建了独立团队,基于对非标自动化行业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维度进行分析,制定人才培养的愿景、目标、系统化的方法论和行动计划,并逐步落地实施。团队中的行业资深专家开发了结构化的、专业的、且与工作所需技能高度匹配的培训体系和课程,制定“知” “行” “审” “构”四大培训目标。